为郑成功部将 林凤
  • 《台湾通史》记载:生于东山县(康美)为郑成功部将,

郑成功部将、台湾“林凤营”垦殖始祖——林凤的祖籍地被确认为东山县康美村,解开了这个延续了300多年的谜团。 

著名史学家连横在《台湾通史》卷29列传中记载:“林凤,福建龙溪人,为延平郡王部将,随从入台。永历十五年(公元1661年),率部赴曾文溪屯田,遂成今之林凤营……”然而,连横并未详细说明林凤的具体祖籍地,因此长期以来,林凤的祖籍地一直是个谜。 如今,经过多方考证,谜底终于揭晓。

康美村于2000年12月编修了新村谱《康美林氏志谱》,由康美村原县科委副主任林锡源主编。康美村退休职工林坤城提供了“文革”期间被烧毁前抄录下来的部分《康山族谱》史料,清康熙四十年(公元1701年)编的《康山族谱》成为解谜的关键资料。台湾的康美籍乡亲也提供了关于林凤的确凿信息。经过反复研究核实,并对康美村遗存的文物古迹进行考证,林凤的祖籍地终于得以确定。 

《康美林氏志谱》中的《林凤传略》记载:“林凤(又名凤明、凤鸣),字兴义,号怀诚,谥号才德,出生于明崇祯二年(公元1629年)农历十二月初八辰时,系康美林氏大祖二世八房刚烈公之十世裔孙,为康美八世林日瑞之侄。”(注:林凤之父林雪仔为九世,生凤为十世)

 康美村,原属福建龙溪(后改为漳州)诏安县五都康美社,因此林凤有时被称为龙溪人或漳州人。 据康美林氏族谱记载,自明万历、崇祯年间至清代,康美村已有40多位林氏乡亲移居台湾,如基隆、嘉义等地。清乾隆四十年(公元1775年),林凤的后裔林正煊携妻子移居台湾基隆,去世后葬于基隆大兴桥头鸡笼山前田中。

1988年1月,康美籍台湾宗亲林丽锋先生受族亲委托,绕道日本,辗转回到祖国大陆,最后找到康美村。他表示:“我历经千辛万苦,终于完成了台湾林氏乡亲的嘱托,找到祖家康美村。”如今,台湾嘉义的康美林氏乡亲已发展到100多户。

 据史实记载,明末清初,郑成功以铜山(今东山)为主要军事基地,招兵驻军,操练水师,并督造战船。康美村作为其驻军地点之一,许多村民踊跃参军,林凤便是其中之一。清顺治十四年(公元1657年),28岁的林凤参军,因出身军门世家,被郑成功选为左虎卫、镇左协将,协助操练水师。 清顺治十八年(公元1661年),林凤随郑成功渡海收复台湾,赶走荷兰殖民者。林凤率水师为前锋,勇敢作战,功勋卓著。收复台湾后,他奉命率部队在台南县曾文溪北屯田,开荒种地,为台湾的开发作出了重要贡献。

康熙元年(公元1662年),林凤被授予统领水师署总兵,都督佥事。康熙二年,他中癸卯科武举人,任大武镇总兵,功加左都督。 康熙三年(公元1664年),福建总督李率泰与荷兰人勾结,企图重新占领台湾。康熙七年(公元1668年),郑成功的儿子郑经命黄安督水陆诸军,林凤为先锋,成功击败荷兰军队。然而,林凤在这场战斗中壮烈牺牲,享年39岁。 

为纪念林凤的功绩,郑经将台南县曾文溪北的屯兵垦地命名为“林凤营”。林凤成为“林凤营”的始祖,传说当地还建有将军庙奉祀他。林凤营现为台湾南部的重要历史纪念地。 朝廷曾赐予林凤“元戎”、“忠义”牌匾,至今仍悬挂于康美村林氏家庙大厅。林凤墓原葬于“林凤营”,后迁回东山岛。林凤的事迹和贡献永载史册。